虚火的“前置贷超”模式,谁才是真韭菜?
受疫情影响,出海印度的现金贷甲方们,在高逾期率下大量缩减业务。
“目前首贷逾期率已超过80%,印度政府又出台了3个月的延期还款,对于金融行业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2019年中落地印度的甲方运营陈总对见时财经透露。

封城锁国、经济退潮,现金贷从业者们不得不“另谋生路”。调转枪头,收割借贷人?
任何市场困境下总能衍生出新的“赚钱”模式。
近来,有这样一张海报在印度现金贷群中流传,其称会员收费灵活定价,贷超矩阵联盟,可做大流量池。“贷超系统”、“会员收费”看到这样的字眼是不是觉得配方很熟悉,没错,就是曾在国内盛行一时的前置会员收费模式,现在印度也被叫做前置贷超模式。

系统商将系统卖给放贷者们,同时又能提供数据流量,放贷者们可灵活设置会员费,从系统到流量获客,妥妥的一条龙服务。
现金贷从业者们被生计所迫,将原模式进行包装再收割借贷人。而这种模式最大特点有偿提供借贷信息,但不保证借贷成功率。
见时财经获悉,现在印度已有不少甲方与贷超们将银行,与放贷机构的信息链接置于平台上,当用户想查看更多的放贷信息,必须付费才能查看。该模式巧妙的地方在于,无论信息怎样,必须先付钱。如赌石一样,想看玉,得先把石头买了。
”我在Google play里下载了几个申请平台,注册成功并登陆后,都提示要先交99卢比的费用,才能看到放贷机构或银行的信息。现在印度还在封锁期我又失业,只能被迫付费。我缴纳的费用平台不能保证我能成功借到钱也就算了,最糟糕的是,我看到平台上的信息,都是我之前申请没成功的,太过分了。”
类似于这样的评价在google play中越来越多;类似于这样的平台商们也越来越多。先付费再看信息,既不能保证借贷人的成功率,又无法保证渠道信息的质量。
前置贷超模式,为谁做嫁衣?
前置贷超模式,看似复苏了整个沉寂的现金贷行业,其实不然。细心的玩家们可以发现,零和博弈下,借贷人并非真韭菜?
在整个模式链中,放贷人扮演着向上付费向下收费的角色。首先,放贷人需要通过渠道拿到放贷信息。目前已在运作的平台多为通过付费第三方渠道取得银行的贷款链接,而最高成本也是最要的一环则是拓客。
最常用的获客渠道无非是短信与Google、Facebook推广。Google、Facebook推广价格高,又会影响APP在gp上的排名与评分。相较之下,短信营销是最适合这种模式的。
据见识财经了解,目前短信营销的平均到拓客成本为0.036-0.055元/每条短信,按最终成功付费3%-4%的转化率来计算,我们可以估算一下收支占比。
假设购买10000人的营销服务,其拓客成本为360-550元人民币,但最终成功付费只有8-17人,营收仅在101-220元人民币,最高亏损330元。购买的数据量越多,亏损越大。
在通信服务商中,有很多坑在等着平台商们往下跳,比如,从数据方购买的手机号码是否真实有效,毕竟现在的僵尸号更多,对数据方而言,成本又低。且印度在群发短信这一块,有自动屏蔽识别。
数据方只提供数据,短信运营商只负责将信息内容发送到号码上。至于收到的短信的人是否是精准客户,他们无法保证;真实的短信送达率,他们也无法保证!
再算上其他的成本,怎么看被薅羊毛的都是放贷者们。
“扛着最大的风险”还被薅羊毛
在现金贷出海领域,我们一直强调风险与机遇并存。“对前置贷超平台而言,如果每个借贷人只收取99卢比费用,金额不大,出风险的概率反而会小”。可果真如此吗?
首先,仅就获客成本而言,部分放贷者们就已经是亏本经营了。
其次,自3月25日封城以来,印度经济清零式倒退。为缓解国内失业与温饱压力,印度政府颁布法令延期还贷3个月,另有消息称,政府将再令银行与NBFC机构的还款再延迟3个月,该消息虽尚未得到证实,但从印度政府的系列操作来看,风险转嫁至金融机构的意图已初步形成。
一旦因防疫而使印度经济长期难以缓和,劫外资济贫,为这次防疫买单的极有可能是中国甲方们。
参考比亚迪口罩出口美国事件。
早前,美国加州政府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紧急授权比亚迪生生产口罩,预计是10亿美的订单。签合同的时候,加州政府加了一条:如果在4月30日前,比亚迪未获得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NIOSH)认证,比亚迪要退还该合同定金的一半。

比亚迪想FDA都通过了,NIOSH认证自然能通过。没想到,到了4月30日,美国政府死活不给比亚迪NIOSH认证。从而导致比亚迪必须退还2.47亿美元给加州政府。
这时,加州政府又和比亚迪重新修改合同:如果比亚迪未能在5月31日之前获得NIOSH认证,加州可以收回剩下的定金。
按照这个“套路”,加州政府可以一分钱都不花,就能拿到比亚迪数亿的口罩。简直是挖坑让比亚迪往里跳啊。
再回看4月中旬,印度Zee TV Business频道曝光了一些现金贷平台,在疫情期间仍然实施暴力催收。 已有不少同胞的平台被点名,并曝光了不少催收录音。此事在印度社交媒体掀起较大舆论关注,对印度现金贷市场影响极为恶劣,堪比国内央视的“现金贷315”。
印度举国防疫已是艰辛,且已有平台顶风作案被曝光。如果该模式下再引发大量用户投诉,印度政府对中国现金贷企业的监管会更严,对今后现金贷出海印度也将是一个巨大挑战。
躲不掉的投诉与收不回的钱
如果像Google play中留言所讲,付费后发现信息没有价值,或者是自己已经用过申请过的机构,一旦用户投诉平台,在Google play的上架规则里,势必会因大量用户投诉而下架平台,虽然上架Google play的成本不高,但对接的支付通道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三方支付通道是放贷者们的唯一血管,资金回流必须依靠第三方。如果放贷者们能自信的避免以上所有的坑,并hold各项开支成本,那阻碍你长驱直入、大展拳脚的支付通道足以令你血本无归。
该模式最难以掌控的一环就是用户的投诉,它会影响前置贷超平台在三方开户的运营主体公司。导致放贷者们的三方支付账号和银行账户将被冻结。说白了就是借贷人的钱还没等到你的口袋里,就先被冻住。
据知情人士向见识财经透露,现在starstool、moneyhoo等平台因用户投诉,其三方银行账户中的资金已被冻结。一顿操作猛如虎,砸了那么多钱入场,最后1毛钱都拿不到,得不偿失。
剖析整条模式链,无需承担任何没风险,又稳赚不赔的一环只有营销服务商。与其说这是现金贷复苏的势头,不如说是为放贷者们精心布下的局。
前置贷超看似很火,其实不过是虚火。与其说是现金贷业务复苏,不如说是营销相关代理商的业务复苏,毕竟贷超想收服务费,除了向已有用户收取外,还需不断的获取新用户才行。获客是需要成本的,如果用户付费无法覆盖其营销成本,所谓的前置贷超,不过是贷超平台在为营销类的服务商打工,而且还是倒贴钱式的,如此看来,放贷者才是该模式中的真韭菜!
(文中出现的人名、产品名皆为化名)
原文标题:虚火的“前置贷超”模式,谁才是真韭菜?
本文转自见时财经,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转载自见时财经,本文观点不代表飞鱼出海立场。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